夏天到了,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健身的首选活动。然而不少游泳爱好者发现,每次游完泳后皮肤会出现干燥、紧绷甚至发痒的情况。知乎平台上的皮肤科专家和化学专业人士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解析。

游泳池水质的主要成分
游泳池中除了水,通常含有以下化学物质:
- **氯系消毒剂**: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,防止疾病传播
- **pH调节剂**:维持水体酸碱度平衡
- **絮凝剂**:帮助清除水中悬浮颗粒
- **有时还会添加**:除藻剂、水质稳定剂等
水质如何影响皮肤
氯的"双刃剑"效应
皮肤科专家@李医生指出:"氯是导致游泳后皮肤问题的主要原因。虽然它能有效消毒,但也会破坏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——皮脂膜。"
氯会与皮肤上的蛋白质结合,溶解保护性油脂,导致皮肤锁水能力下降,出现干燥、脱屑现象。
pH值失衡的影响
理想情况下,游泳池水的pH值应维持在7.2-7.8之间,与人体皮肤的酸碱度相近。如果pH值偏离这个范围:
- **pH值过高**:会使氯的消毒效果降低,同时可能引起皮肤刺激
- **pH值过低**:酸性过强会直接损伤皮肤屏障
水质硬度的作用
硬水中的钙、镁离子会与肥皂和清洁产品反应,形成不溶性沉淀物,附着在皮肤表面,进一步加剧干燥感。
专家防护建议
游泳前
- 淋湿全身,让皮肤和头发先吸收干净的水分
- 涂抹防水型防晒霜或隔离霜
游泳后
- 立即用温和的沐浴露彻底清洁
- 使用含有修复成分的身体乳,如神经酰胺、维生素B5等
- 多喝水,从内部补充水分
选择游泳场所的技巧
- 观察水质是否清澈,有无刺鼻氯味
- 询问游泳池的水质维护情况
- 尽量选择使用臭氧、紫外线等辅助消毒方式的游泳池
知乎专家强调,虽然游泳池水质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影响,但通过正确的防护措施,完全可以享受游泳的乐趣而不损害皮肤健康。如果皮肤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氯过敏或其他皮肤疾病。